昼
夜
长
短
昼
夜
分
长
短
,
气
候
互
凉
燠
。
昼
长
宜
官
府
,
夜
短
省
镫
烛
。
镫
烛
民
膏
脂
,
燃
之
非
我
欲
。
无
奈
更
漏
长
,
欲
眠
还
反
复
。
起
坐
向
灯
前
,
中
心
如
转
毂
。
或
将
既
往
追
,
或
将
未
来
续
。
兵
民
当
怀
绥
,
边
境
宜
储
蓄
。
化
何
由
而
行
,
政
何
由
而
肃
。
思
之
有
未
得
,
还
将
旧
书
读
。
职
分
所
当
为
,
一
一
在
心
目
。
夜
分
方
就
枕
,
展
转
犹
未
足
。
奴
隶
不
得
眠
,
偶
语
向
厨
屋
。
为
此
非
好
劳
,
庶
以
偿
俸
禄
。
自
从
春
昼
长
,
百
事
免
拘
束
。
冠
盖
临
高
堂
,
咨
询
尽
民
俗
。
贫
者
为
宽
征
,
饥
者
为
发
粟
。
善
良
加
抚
摩
,
豪
强
使
慑
服
。
闾
里
无
横
科
,
仓
廪
有
馀
谷
。
简
教
厉
兵
戎
,
公
勤
披
案
牍
。
诉
牒
旁
午
来
,
剖
断
不
留
宿
。
虽
非
霹
雳
手
,
遇
事
颇
神
速
。
退
食
时
从
容
,
吟
诗
对
脩
竹
。
夜
后
即
安
眠
,
何
须
论
荣
辱
。
民
财
免
耗
伤
,
奴
隶
无
怨
讟
。
此
事
良
自
知
,
谁
能
喻
衷
曲
。
写景
怀古
励志
民生
言
思民
政策教化
田园生活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的《昼夜长短》,他以昼夜的交替变化为引子,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为官之道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灯火的使用,反映出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官吏的责任感。诗人认为,官员应当体恤民情,关注兵备、边防,同时推行仁政,减轻赋税,关心饥饿的人们,安抚善良百姓,打击豪强,使得社会安宁,仓库充实。他在白天处理政务,晚上则阅读旧书,反思自己的职责,尽管忙碌,但仍能享受退食时的宁静和竹林中的吟咏。他认为,只要能保障民众不受损耗,自己承受劳累也是值得的。整首诗体现了于谦作为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对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