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晚
山
行
日
落
千
山
暝
,
风
高
万
木
凋
。
深
沟
通
曲
径
,
独
木
架
危
桥
。
客
路
空
迢
递
,
离
情
转
寂
寥
。
驿
楼
看
渐
近
,
时
听
马
萧
萧
。
写景
秋景
山水
离情
地点
山行
情感
寂寥
节气
秋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山行的画面。首联"日落千山暝,风高万木凋",通过夕阳西下和劲风吹过,展现出山间的宁静与萧瑟,千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沉寂,万木因风而落叶凋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深沟通曲径,独木架危桥",细致描绘了山路的景象,小径蜿蜒深入,仅凭一株孤木支撑的桥梁显得尤为险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颈联"客路空迢递,离情转寂寥",诗人以行者的视角,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内心的情感变化,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厚。尾联"驿楼看渐近,时听马萧萧",诗人即将到达驿站,马蹄声声,虽然临近目的地,但寂静的山间回荡的马蹄声反而加重了旅途的寂寥感。整体来看,这首《秋晚山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行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坚韧的旅人形象。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庚戌秋分
宋·韩琦
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禾头无耳时微旱,蚊嘴生花毒渐消。钱迸嫩苔陈阁静,字横宾雁楚天遥。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
白华园作(其三十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阶叶飞难远,依依故树边。朝来含白露,知是泪痕鲜。
过张子英閒止斋阅法书名画
明·袁华
步出甘泉坊,始得閒止斋。虽迫市中杂,颇惬静者怀。阅架发古秘,展玩心所谐。方忻昼晷永,适际风日佳。疏花鄂韡韡,好鸟鸣喈喈。回策古城隅,丛祠临水涯。乔木暝烟合,遥峰夕岚霾。寤.....
岳麓寺(其二)
宋·严粲
吟到湘江倚钓篷,秋风日日望空濛。偶来上到阑干处,却指孤城夕照中。
孤山
宋·谢翱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能知绿鬓几回至,欲行黄冠此处家。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鼓山八咏
清·卓肇昌
丰山霜后彻,缥缈白云陲。地净音偏迥,山深响觉迟。潭龙听讲罢,枯衲坐禅时。清夜寒猿泪,閒敲画舫移。经廊残月冷,和雨度声悲。不寐发深省,花宫露满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