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怀古
抒情
思乡
写山
写人
感慨
节令
友情
离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无题》诗,以个人的漂泊生涯为背景,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首句“朝在太行南,暮在太行北”描绘了诗人频繁的行役生活,显示出旅途的艰辛与无定。接着,“问余何事苦懞懞,鞍马驱驰常是客”表达了对自身忙碌状态的自嘲,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笑而不答心自知,眷恋浮名好是痴”通过“笑而不答”,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对追求功名的痴迷进行了自我批判。接下来的两句“昨日朱颜如殢酒,今朝白发已成丝”,通过对比青春的消逝和岁月的无情,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慨。“远离乡国空劳梦,怅望庭闱有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慰藉那份乡愁。最后,“君宠亲恩俱未报,窃禄无功补盛时”直抒胸臆,承认自己未能回报君王的恩宠和亲人的期望,感到愧疚。结尾处,诗人以“太行山,不可攀。谁似山头白云好,才成霖雨便知还”作结,寓意自己希望能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不被世俗所累,一旦有机会就回归自然或归隐,流露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