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西
写鸟
抒情
怀古
写景
情感
赞美
动物
场景
怀才不遇
情调淡雅

赏析

此诗《董尚矩以画禽索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庭院中鸟儿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雨霁开新图”,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仿佛一幅刚刚展开的画卷。接着,“幽禽满庭绿”一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绿意盎然的庭院中充满了各种鸟类,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天机自流转,俯仰万态足。”表达了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无论是高亢的鸣叫,还是低头觅食的动作,都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诗人通过“或鸣高其吭,或啄拥其腹”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鸟儿的各种姿态。“前轩羡抑扬,后稚怜局蹙。”进一步描绘了不同位置的鸟儿,既有前轩(可能指庭院的前部)的鸟儿在空中翱翔,展示着自由与优雅,也有后稚(可能指幼小的鸟儿)在地面小心翼翼地活动,流露出对它们的怜爱之情。“尘心谢樊笼,野性逐耕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远离束缚,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自然界的生灵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远睇回青霄,英风起川渎。”描绘了鸟儿飞翔的壮丽景象,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留下的英姿,仿佛一股清新的风从山川湖泊中吹来,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董君好事者,爱画比珠玉。”赞扬了董尚矩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将他的作品比作珍贵的珠宝,体现了对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而我非诗雄,因君愧雌伏。”诗人自谦并非诗坛的佼佼者,但因为董尚矩的作品而感到惭愧,表达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且留西阁赏,终拟东邻卜。”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西阁继续欣赏董尚矩的画作,并计划在东邻寻找更佳的环境来享受艺术之美。“许田及秦地,鲁赵空驰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人物,这里借用以表达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某些空洞与追逐的徒劳。“吾家凤尾扇,渡海自旸谷。”提到诗人自己所持有的扇子,可能是某种特殊的珍藏,象征着个人的财富或记忆。“知君熊掌心,二物皆所欲。”表达了诗人对董尚矩作品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吾方混真赝,宁敢论直曲。”表明诗人面对真伪时的态度,不轻易评判,保持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却笑王右军,笼鹅何太速。”最后以一个幽默的比喻,讽刺了王羲之急于得到鹅的行为,以此为结尾,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艺术、生活、历史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李东阳

1557首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