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师
行
赠
黄
中
子
艾
师
艾
师
古
中
黄
,
肘
有
补
注
明
堂
方
。
笼
有
岐
伯
神
针
之
海
草
,
箧
有
轩
辕
洪
炉
之
燧
光
。
针
窠
数
穴
能
起
死
,
一
百
七
十
铜
人
孔
窍
徒
纷
厖
。
三
椎
之
下
穴
一
双
,
二
竖
据
穴
名
膏
肓
。
百
医
精
兵
攻
不
得
,
火
攻
一
策
立
受
降
。
金
汤
之
固
正
捣
穴
,
快
矢
急
落
如
飞
鸧
。
梅
花
道
人
铁
石
肠
,
昨
日
二
竖
犹
强
梁
。
明
朝
道
人
步
食
强
,
风
雨
晦
明
知
阴
阳
。
老
师
药
劵
不
受
偿
,
何
以
报
之
心
空
藏
。
施
药
胜
施
羊
公
浆
,
会
有
仙
人
报
汝
玉
子
成
斗
量
。
怀古
赞美
咏物
励志
写人
场景
医学
医术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艾师行赠黄中子》,通过对艾师形象的描绘,赞美了其医术高超和仁心仁术。首句“艾师艾师古中黄”,以反复手法强调艾师的身份,暗示其医术源自古老的传统。接下来描述艾师的医箱中藏着岐伯的神针和轩辕的炼丹技术,象征其医术渊源深厚。诗中提到艾师针灸技艺精湛,能起死回生,但即使面对铜人模型众多穴位,也能准确找到关键的“三椎”、“膏肓”等穴位。面对难以攻克的病症,艾师运用独特的治疗方法,如同军事策略般智取病魔。他以针灸为武器,如同射箭般精准,比喻其治疗手法之快准。诗人以“梅花道人铁石肠”形容艾师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昨日疾病尚顽固,明日也能战胜。风雨晦明之中,艾师依然能洞察疾病的阴阳变化。他拒绝接受任何报酬,只愿以药济世,表现出高尚的医德。最后,诗人以“施药胜施羊公浆”表达对艾师无私奉献的敬仰,并预言会有仙人回报他的善举。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艾师医术的神奇与人格的高尚,表达了对医者仁心的赞美。
杨维桢
926首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