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香
诗
(
其
三
十
九
)
梨
花
皎
如
玉
树
出
雕
墙
,
好
举
清
樽
为
洗
妆
。
寂
寞
一
枝
春
雨
里
,
马
嵬
坡
下
返
魂
香
。
写花
咏物
春天
怀古
悼亡
梨花
赞美
写景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郭居敬的《百香诗(其三十九)梨花》以梨花为题,描绘了梨花在春雨中的静美与孤寂之感。“皎如玉树出雕墙”,开篇以“皎如玉树”形容梨花的洁白与纯净,如同镶嵌在雕花墙壁上的玉树,形象地展现了梨花的高洁与美丽。接着,“出雕墙”则暗示梨花生长环境的幽雅与不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培育的珍品。“好举清樽为洗妆”,诗人想象着举起酒杯,以清酒洗涤梨花的妆容,既是对梨花美的赞美,也是对梨花精神的颂扬。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梨花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寂寞一枝春雨里”,描绘了梨花在春雨中的孤独与静谧。春雨滋润着大地,也润泽了梨花,但在这片静谧中,梨花似乎显得更加孤独,与周围的热闹形成对比,凸显了梨花的高洁与超脱。“马嵬坡下返魂香”,引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典故,将梨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起来,赋予梨花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里的“返魂香”象征着梨花虽在春雨中寂寞,却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与香气,如同历史长河中永不消逝的美好记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梨花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特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