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咏物
赞美
玉树
灵崖
写芳津兰莹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美丽。诗人以“玉树”、“云翠”、“灵崖”、“奇卉”等词汇,构建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其中,“玉树标云”,仿佛是天界之树,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高洁而神圣的气息;“灵崖独拔”,则暗示着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圣地,独立于世,独具魅力。“芳津兰莹珠隧”一句,将芳香的泉水与晶莹的珍珠隧道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华美的氛围。这里的“兰”不仅指兰花,更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珠隧”则比喻为光华四溢的道路,两者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碧叶灌清鳞萃”则是对绿叶与清澈水体的描写,通过“碧叶”和“清鳞”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碧绿的叶子覆盖在水面之上,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布,而水中游动的鱼群则如同点缀在这幅画中的灵动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画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

庾阐

21首
庾东子。幼好学,九岁能属文。怀帝永嘉末,母没于石勒,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西阳王司马羕辟为掾,迁尚书郎。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赐爵吉阳县男。出补零陵太守,官至给事中。年五十四卒。有诗赋铭颂,今已散佚不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