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田园
动物
咏物
箨龙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渺渺浮云遮远峰”以云雾缭绕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接着,“曲肱聊憩小芙蓉”则转为对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的描写,通过“曲肱”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放松的姿态,而“小芙蓉”则可能是指一种小巧的花或是诗人所憩息的小亭,进一步渲染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于今我岂非黄骑,自古谁真是赤松。”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古代的隐士或贤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愿望。“黄骑”和“赤松”分别源自《史记》中的“黄帝骑龙升天”和《庄子》中的“赤松子”,都是象征着高洁、超凡脱俗的人物。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志趣,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接下来的“柳径日听莺唤侣,苔矶时觅鹤行踪”两句,继续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诗人每日在柳树下的小径上倾听黄莺的呼唤,与鸟儿为伴;偶尔还会到长满青苔的石矶边寻找白鹤的足迹,与之相会。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雨馀有约君来否,苍玉林中看箨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共赏自然美景的期待。雨后的苍翠林木中,可以看到新长出的竹笋(箨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