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
四
日
同
年
卢
雅
雨
都
转
喜
余
来
赴
登
高
之
约
即
放
艇
真
州
邀
同
年
戴
通
乾
来
会
是
日
同
饮
雅
雨
官
舍
期
以
九
日
游
平
山
堂
通
乾
得
诗
二
首
即
次
其
韵
(
其
二
)
力
疾
游
仍
远
,
重
寻
三
过
堂
。
清
淮
添
酒
绿
,
秋
露
湿
橙
黄
。
但
得
千
场
会
,
宁
辞
两
鬓
苍
。
蜀
冈
松
外
路
,
山
色
辨
微
茫
。
秋天写景
写酒
咏物
情感
友情
描述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四日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力疾游仍远”,透露出诗人为了赴约,即使身体不适也坚持出游的心情,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接着,“重寻三过堂”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多次相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清淮添酒绿,秋露湿橙黄”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清澈的淮水映衬着酒杯,仿佛增添了绿色的生机;而秋露打湿了橙子,使得橙子的颜色更加鲜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喻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但得千场会,宁辞两鬓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希望与友人能有无数次相聚的机会,即便为此两鬓斑白也在所不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最后,“蜀冈松外路,山色辨微茫”描绘了一幅远行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在山路上漫步,远处的山色若隐若现。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长存的美好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和自然美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得黄太史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十字扇面,以归友人
元·范梈
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素纨便面大如斗,送与君家作千寿。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次韵元素赋余新居
宋·周紫芝
一樽能此共窥临,草色凄迷步履深。黄帽青鞋聊偃蹇,白衣苍狗自浮沉。瓮头酒熟须同把,窗下诗成亦共吟。待得吾庐真可爱,更须绕屋树成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