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风
满
桂
楼
·
丹
桂
凉
飙
霁
雨
。
万
叶
吟
秋
,
团
团
翠
深
红
聚
。
芳
桂
月
中
来
,
应
是
染
、
仙
禽
顶
砂
匀
注
。
晴
光
助
绛
色
,
更
都
润
、
丹
霄
风
露
。
连
朝
看
、
枝
间
粟
粟
,
巧
裁
霞
缕
。
烟
姿
照
琼
宇
。
上
苑
移
时
,
根
连
海
山
佳
处
。
回
看
碧
岩
边
,
薇
露
过
,
残
黄
韵
低
尘
污
。
诗
人
谩
自
许
。
道
曾
向
、
蟾
宫
折
取
。
斜
枝
戴
,
惟
称
瑶
池
伴
侣
。
写花
咏物
秋天
赞美
桂花
情感
思乡
景色
赏析
这首宋词《清风满桂楼·丹桂》是曹勋所作,描绘了秋天雨后桂树的景象。"凉飙霁雨",以凉爽的风和雨后的清新开始,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通过叶子的色彩变化,展现了秋意渐浓的季节特色,翠绿与红花相映成趣。"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将桂花比作月中仙子,暗示其洁净无暇,仿佛被仙鸟的顶砂染过一般。"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晴朗的阳光使丹桂的颜色更加鲜艳,经风露滋润,更显生机。"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描绘了桂花密集如粟,如同精心编织的霞光,美丽动人。"烟姿照琼宇",形容桂花的轻盈姿态在洁白的天空中如烟雾般飘逸。接下来,词人借"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赞美桂花生长在皇家园林和优美山海之地。"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对比桂花的高洁与尘世的污浊,表达对桂花品质的赞美。"诗人谩自许,道曾向、蟾宫折取",诗人自谦地说,即使试图攀折月宫的桂花,也难以比拟眼前的丹桂。最后,"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赞美桂花如同瑶池仙女的伴侣,高贵而纯洁。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丹桂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曹勋
1494首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春夜谣
明·谢晋
花梢日堕房栊黑,蜡炉初烧画屏侧。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重城漏断来.....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