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夜
怀
姚
文
洁
黄
崙
发
黄
权
真
快
士
,
姚
合
擅
诗
篇
。
一
别
春
江
上
,
重
看
明
月
员
。
檐
光
摇
短
烛
,
香
篆
袅
残
烟
。
此
际
知
何
处
,
清
吟
夜
未
眠
。
抒情怀旧
写景寄情
咏月
友情
夜晚
怀人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怀念旧友的场景。诗人通过月光与自然界的交响,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姚合和黄权的思念之情。"黄权真快士,姚合擅诗篇" 一句直接点出了两位朋友的特长,黄权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而著称,而姚合则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一别春江上,重看明月员" 这两句表达了自从分别那天起,至今夜再次抬头望向同一轮明月的心情。这里的“春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泛指分离时的水乡,而“明月”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不变。"檐光摇短烛,香篆袅残烟" 描述了室内昏黄的灯光与户外月光交织,以及炉火中散发出的香气和淡淡的烟雾。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夜晚氛围。"此际知何处,清吟夜未眠" 这两句诗人通过提问“此际知何处”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所在之地的好奇和思念,同时“清吟夜未眠”则透露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睡,只能通过吟咏古诗来慰藉自己。整首诗语言醇熟,意境幽深,展现了诗人在月下独自徘徊时的心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友情和怀旧之情。
吴敬梓
184首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您喜欢
陈世勉自留都观察阆中寄赠三首(其一)
明·游朴
十年潦倒凤凰城,千骑骖驔鸟道行。揽辔共看陈仲举,檄书应似马长卿。怀人月到峨眉白,奉使星占□部明。江海相望天万里,飞鸿何日度南衡。
忆旧游
清·黄燮清
自罗裙饯饮,粉袖亲香,忽忽幽欢。渐与明湖远,恨浮名误我,裘马长安。水边那日游冶,眉样斗青山。怕别后芳华,西风换了,不似前番。阑珊。画帘外,想柳影添颦,梧叶惊寒。第六桥头路.....
东山夜归示同舍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李宣龚
远火依微鼓角哀,独携夜色与徘徊。风从北岛排山入,月傍东篱出海来。浅醉不辞寒作伴,孤行自喜意难回。明朝更踏波涛去,侧望蓬莱未可陪。
过尔唯陆舟话别
明·陆启浤
秋风满天地,吹我破袷衣。城东照残火,扣我良友扉。烧灯待我至,沽酒充我饥。坐我竹树间,寒气相与微。暗叶响庭右,淡月过萎菲。万象咸凄寂,谈话犹霏霏。远念十载事,宿鸟忽惊飞。游.....
圜中夜别友人
明·陈良珍
南园惜分襟,商声夜未歇。池草澹微霜,风林堕纤月。殷勤尽霞觞,华舟戒明发。去矣增离忧,关河正脩越。
寄范叔豹
元末明初·郯韶
江上霜寒木叶彫,忆君何处思迢迢。长年旅食同秋雁,故里风烟隔暮潮。甚欲寄书酬远别,绝怜把烛待清宵。双溪月色凉如水,谁采琼芳慰寂寥。
斋居四首(其一)
明·何瑭
斋馆寒灯独不眠,谯楼更鼓晚风传。梦归戏彩花当户,睡起推窗月在天。惊鹊南飞翔夜树,征鸿北去没春烟。诗成欲寄同心友,恐惹閒愁到客边。
汉上逢诸新旧累邀泥饮
清·王又曾
明灯高馆折声催,大阮招邀小陆陪。难得异乡逢密戚,可能良夜不深杯。江连清汉分还合,人过中年乐亦哀。珍重天涯老兄弟,淮南米贱好归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