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偈颂
怀古
禅意
赞美
佛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中佛陀涅槃后火化的情景,充满了庄严与神圣的氛围。“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开篇即点明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佛陀在娑罗双树下圆寂。娑罗树在佛教中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重生,此处用以烘托出涅槃的庄重与深远意义。“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接着描述了佛陀涅槃后,其身体被三昧真火包围,进行火化的过程。三昧火象征着智慧之光,能够净化一切烦恼。而阇维,是佛教中对僧侣或重要人物火化的仪式,这里用来形容佛陀的火化过程,既体现了佛教对死亡的超然态度,也展现了佛陀涅槃后的圆满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涅槃、火化以及佛陀圆满解脱的深刻意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境界。

猜您喜欢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游金山柬即休了公
元·张翥
八十了公如古佛,禅心已久会真如。饭供南海浮来钵,经钞西天译后书。持咒降龙秋雨歇,焚香迎客晚潮初。此生终拟依莲社,犹苦尘缘未破除。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景云舞
唐·张说
景云霏烂,告我帝符。噫帝冲德,与天为徒。笙镛遥远,俎豆虚无。春秋孝献,回复此都。
赠岛云禅师
唐·昙域
远庵枯叶满,群鹿亦相随。顶骨生新发,庭松长旧枝。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乱后潜来此,南人总不知。
游灵泉寺
明·岑徵
扪萝缘磴道,隔叶望危峰。云里传钟磬,天边出梵宫。听经花雨坠,闻偈法轮空。莲社容沽酒,频年事远公。
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唐·牟融
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六祖(其一)
明·袁昌祚
作务初随俗,闻经已出家。慧根超北秀,香气指南华。法演双林树,传开五叶花。朅来凝睇久,不独恋云霞。
送真大师
宋·释心月
戴起还同放下时,好观实际访俱胝。至今五百年来下,一段风光付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