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山水
田园
写水
抒情
哲理
地点
别业
野葵
植物
石头
物体
秋天的景色
动植物共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东林下的水西别业,环境清幽,自然景色优美。首联“小筑东林下,花深地转偏”点明了居所的位置和环境,小屋坐落在东林之下,周围是繁花密布的深地,显得格外偏僻而宁静。颔联“楼前一泓泻,城上众山连”描绘了水边的楼阁前有一片水流倾泻而出,远处城墙上群山相连的景象,展现了山水相依的壮丽景色。颈联“水漾晓峰翠,鸟啼东岸烟”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水面倒映着翠绿的山峰,东岸烟雾缭绕,鸟儿啼鸣的生动画面。尾联“野葵留客饭,石榻借僧眠。落叶承趺坐,浮花学钓船”则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如野葵招待客人用餐,石榻供僧人休息,落叶承载趺坐,浮花模仿钓鱼船,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情趣。最后,“因知会心处,不必五湖前”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内心契合之处,无需远赴名山大川,即在身边这方静谧之地也能找到,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超脱的境界。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过棠梨沟
金·党怀英
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坡陁下长坂,迤逦失诸峰。问俗知怀土,听歌识相舂。几家茅屋外,田亩自衡从。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