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写景
山水
春景
地方
励志
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门壮丽的景象与自然之力的雄伟。首句“鹿耳门雄万里城”,以“雄”字开篇,直接点明鹿耳门的壮观与气势,仿佛它是一座屹立于万里的城池,展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接着,“暗沙沉铁鲸鲵惊”,通过暗沙和沉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紧张的氛围,仿佛连深海中的鲸鲵都被这股力量所震撼。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鹿耳门背后隐藏的力量与故事。“春风春雨波能立,潮落潮生气未平”,这两句将自然界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春风、春雨、波涛,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潮起潮落虽已平息,但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却依然不减。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能立”和“未平”两个词,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又赋予了静态的潮水以生命力。“骇浪周遭天设险,飞帆屈曲地中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鹿耳门周围的环境,以及航行于此的艰难与壮丽。骇浪环绕,仿佛是大自然设置的险阻,而飞帆在曲折的航道中穿行,既体现了航海者的勇敢与智慧,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最后,“从来利涉凭忠信,笑指群鸥久定盟”,这两句表达了对鹿耳门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鹿耳门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历来都是依靠忠诚与信任来维系,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往来,更有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理解。诗人以“群鸥久定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鹿耳门与周围环境、与过往船只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鹿耳门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与人文风貌,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