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园
主
人
招
同
阮
孝
廉
余
广
文
曾
秀
才
家
兄
明
府
水
南
观
瀑
闻
说
南
山
隈
,
层
峦
下
飞
瀑
。
跳
波
缀
玄
珠
,
溅
沫
汪
明
玉
。
问
津
搜
奇
胜
,
扪
萝
入
穹
谷
。
瞰
险
耸
危
虑
,
凭
高
莹
灵
瞩
。
春
瀑
不
成
飞
,
潺
潺
亦
可
掬
。
举
杯
问
山
灵
,
笑
之
自
相
目
。
斑
坐
依
石
屿
,
林
茑
冒
水
绿
。
欹
崖
郁
岚
彩
,
远
渚
蔼
雾
縠
。
幽
眺
惬
新
赏
,
返
步
循
前
躅
。
岩
芳
青
未
了
,
涧
月
照
清
澳
。
羽
觞
更
劝
酬
,
孤
啸
响
林
木
。
已
许
青
山
诺
,
诛
茅
丹
溪
曲
。
深
春
溜
攒
激
,
兹
游
庶
可
续
。
写景
山水
赞美
春天
地点
写山
抒情
赞颂
咏物
观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探访瀑布的旅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闻说南山隈,层峦下飞瀑”开始,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自然世界。瀑布的景象被形容为“跳波缀玄珠,溅沫汪明玉”,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和清澈的质感。接着,“问津搜奇胜,扪萝入穹谷”表达了诗人探索未知、追求奇景的决心。面对险峻的地形,“瞰险耸危虑,凭高莹灵瞩”,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春天的瀑布虽未如飞舞,却潺潺流淌,可掬可饮,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举杯问山灵,笑之自相目”一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交流,仿佛与山川对话,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在“斑坐依石屿,林茑冒水绿”的场景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绿树、藤蔓与流水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欹崖郁岚彩,远渚蔼雾縠”则以更加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岩石、云雾与远处岛屿的色彩与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幽眺惬新赏,返步循前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满足与回味,以及对再次探索自然美景的期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