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弹
塞
上
鸿
龙
沙
漠
漠
草
荒
荒
,
嘹
唳
冰
弦
落
雁
王
。
作
阵
阴
山
呼
伴
侣
,
离
群
葱
岭
入
微
茫
。
欲
弹
闺
阁
刀
镮
泪
,
可
寄
关
山
锦
字
行
。
听
到
一
声
边
月
白
,
受
降
城
上
有
新
霜
。
边塞
离别
情感
自然景物
写景
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边塞景象。首句“龙沙漠漠草荒荒”,以“龙沙”和“荒草”勾勒出边塞之地的辽阔与荒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嘹唳冰弦落雁王”一句,通过“冰弦”和“落雁王”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乐器演奏时的美妙声音,还暗含了边塞之地的辽远与空旷。“作阵阴山呼伴侣,离群葱岭入微茫”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他们或在阴山集结,呼唤着同伴,或独自一人,远离家乡,踏入未知的远方。这种孤独与团结并存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烈。“欲弹闺阁刀镮泪,可寄关山锦字行”则将视角转向了家与国之间的联系。女子思念远征的丈夫,泪水如同刀镮般沉重,只能通过书信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最后,“听到一声边月白,受降城上有新霜”以边月的洁白和受降城上的新霜,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结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