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
咏物抒情
怀古忧民
赞美赞颂
写景抒情

赏析

此诗《荔支盆》由清代诗人潘耒所作,通过对荔枝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运输荔枝的艰辛与复杂。诗中以“荔支盆”为线索,串联起从产地到宫廷的整个过程,生动地刻画了荔枝从生长、运输到享用的全过程。首先,诗中描述了荔枝盆在三山地区的种植困境,“枝头壅土生根难”,反映了荔枝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接着,通过“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描绘了荔枝运输过程中的艰难,船只在险恶的水道中挣扎前行,充满了挑战和危险。随后,诗中提到荔枝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千夫肩荷百吏遮”,展现了大量人力的参与,以及沿途官员的监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物资运输的重视和组织性。同时,“汗流骨出愁鞭挝”则形象地描绘了运输人员的辛劳和压力。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荔枝的最终目的地——宫廷。通过“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的描述,展现了荔枝作为珍贵贡品的待遇,以及其在宫廷中的独特地位。然而,诗人也揭示了背后隐藏的问题,“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指出这种奢侈消费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改变这一现状的渴望,“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呼吁通过上书皇帝来废止这种不必要的贡品制度,以减轻民众的负担,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社会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古代荔枝运输的艰难与奢华,更蕴含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清代文学中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猜您喜欢

芳桂堂诗为杨御史作
明·杨士奇
连绻桂树,罗生堂前。自我植之,郁其栾栾。百卉具腓,高秋始华。湛露瀼瀼,芳馨满家。有生必荣,岂必在早。不与众竞,如彼有道。坚贞之节,四时不渝。宜尔君子,岁晏同娱。
过僧竹院
唐·周贺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西江月(其二)
宋·晏几道
南苑垂鞭路冷,西楼把袂人稀。庭花犹有鬓边枝,且插残红自醉。画幕凉催燕去,香屏晓放云归。依前青枕梦回时,试问闲愁有几。
赠含珠
明·徐时进
银箭铜壶夜未央,薰风初入合欢床。怪来枕畔攲明月,自是君身有夜光。
重叠金(其八)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翠桐疏雨抛珠泪。泪珠抛雨疏桐翠。愁黛远山秋。秋山远黛愁。影娥窥绿井。井绿窥娥影。红蕙晚庭中。中庭晚蕙红。
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
宋·汪藻
苔渍岚侵几百秋,诗仙寄我海南州。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吹烛会寻延阁老,挂钱肯学饮家流。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
唐·杜甫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秪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厅斋消夏(其二)
清·黄家鼎
苏张游说早空还,上相星轺指马关。国计输金兼割地,儒臣抗疏欲移山。辽阳城郭千旗外,横海楼船一炬间。毕竟将军能胜敌,降书递后尚雍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