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绿
写景
春天
山水
抒情
豪放
动物
赞美
城市
客中
场景
中宵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旅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马蹄南北又东西,满路春风绿草齐”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路上,马蹄声回荡在南北东西之间,沿途春风拂面,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颔联“濯足洞庭千里碧,振衣庐岳万山低”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他想象自己在洞庭湖畔洗涤双脚,感受那无边的碧绿;在庐山之巅振衣而立,仿佛能将万山踩于脚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壮丽景色的追求。颈联“廉夫不惮贪泉饮,好鸟生憎恶木栖”则通过典故和比喻,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的思考。廉夫不惧贪泉之水,象征着坚守廉洁的品格;好鸟厌恶恶木栖息,寓意着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恶劣环境的排斥。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环境的深刻洞察。尾联“我有龙泉时起舞,中宵应不为闻鸡”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他拥有一把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龙泉剑,随时准备舞动,表达内心的激情与决心。即使在深夜,也不因外界的鸡鸣而动摇,展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道德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