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秋日写景
写病中感受
草药知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因病而深感秋意的萧瑟。"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一句中,"檐前竹"指的是屋檐下的竹子,而"秋声拂簟凉"则形象地表达了秋风吹过竹叶发出的清凉声音,给人以萧瑟感。"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表明诗人因病而感到的愁绪更加深重,夜晚似乎变得更为漫长。"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这两句通过对物品的观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车前子"是一种野生植物,而"坐拾"则意味着诗人闲适地采摘这些小草;"肘后方"可能是指某种器物或布料,但具体是什么已不可考,只能感受到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最后两句"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则表达了诗人因病而食欲不振,以及在照镜时发现自己面容憔悴的状态。"无端忧食忌"暗示着诗人的饮食障碍,而"开镜倍萎黄"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色苍白,精神疲惫。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病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哀愁。

张祜

501首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您喜欢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次儿辈戏商卿设醴韵二首(其二)
宋·陈造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幕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齑。
踏莎美人·再集吴伯成听梧轩,偕方邵村、秦对岩诸君赋
清·顾贞观
斋阁香泉,岩扉火树,秋来总是相思处。扶轮承盖许重招,为遣西飞一雁、促归桡。酒噀烟霄,笔挥风雨,金华殿上闻高语。羡君才思涌江潮,憔悴如余应愧、旧题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
明·陈献章
迟明向南亩,疏星在檐端。夫出妇亦随,无非分所安。道旁往来人,下车时一观。问津津不知,仰视飞鸟还。逻苗远峙夕,濯足荒沟寒。吾惜耦耕好,焉知世路难。伐鼓收西畬,黄云被江干。聊.....
秋夜登千峰榭待晓
宋·陆游
万里秋风夜艾时,剡川孤客不胜悲。读书眼暗定谁许,忧国涕零空自知。欲坠高梧先策策,渐低北斗正离离。倚阑不觉鸡号晓,剪烛题诗寄所思。
秋怀(其二)
明·梁宪
极目关河万马嘶,平原草色已萋萋。客行紫塞归何日,人倚高楼望欲迷。蜃气至今疑海上,龙媒长自忆辽西。封侯不是书生事,白发难堪听鼓鼙。
暗香·舟中次叔由韵,寄内子汝南君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一重水碧。又一重山影,蘸成愁色。暗罥湘烟,薄暝篷窗乱丝织。料得楼头倦倚。盼天际、雁声寥寂。只衫晕、那角阑干,菊影峭寒逼。休忆。更漏急。恁锦帐泪痕,渍透瑶席。残脂镜里,染作.....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宋末元初·仇远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