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簿
宿
写景
抒情
季节
冬天
夜晚
僧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韦骧在东禅僧舍过夜时的独特感受与心境。首句“簿书虽是不离身”,透露出诗人日常公务繁忙,但紧接着的“一宿精庐兴味真”则表达了他在僧舍短暂停留时,内心获得的宁静与乐趣。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琐事与心灵宁静之间微妙关系的体悟。“莫道后栏花未坼”,诗人以花未开放为喻,暗示即便眼前事物还未完全展现其美好,也不应轻易否定其潜在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不要因为事物的表面状态而忽视其内在的美好或潜力。“夜来霜月岂惭春”,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霜月虽寒冷,却也赋予了夜晚独特的美丽,不逊于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中美好存在的认可和欣赏,强调了在看似不利或平凡的环境中也能发现美和价值的观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美的广泛接纳,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韦骧

1176首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