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茹
懋
集
山
人
还
乡
二
首
(
其
二
)
文
章
难
自
贵
,
贫
贱
况
天
涯
。
归
客
惜
芳
草
,
离
人
对
菊
花
。
浮
云
迷
汉
阙
,
飞
雪
犯
平
沙
。
可
有
并
州
梦
,
关
山
路
正
赊
。
离别 送别
情感 思乡
咏物 怀古
写景 山水
写花 菊花
节气 冬天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送茹懋集山人还乡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联“文章难自贵,贫贱况天涯”,开篇即道出了文章的价值不易被世人所认可,尤其是对于贫贱之人来说,身处天涯海角,更是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赏识。这里蕴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颔联“归客惜芳草,离人对菊花”,通过“惜”和“对”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归客与离人的不同心境。归客或许在留恋沿途的美景,而离人则可能在借菊花寄托对未来的期盼或对过往的回忆。这一对比,既体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选择与情感体验。颈联“浮云迷汉阙,飞雪犯平沙”,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的迷茫与挑战。浮云遮蔽了通往汉阙的道路,意味着前路未知,充满变数;飞雪侵袭着平坦的沙漠,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与考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尾联“可有并州梦,关山路正赊”,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归乡之路上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的关切。并州梦,可能是指友人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关山路正赊,则暗示了归途的遥远与艰辛。这一问句,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关怀,也是对人生旅程中未知与挑战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旅程中不确定性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唐·武元衡
瑶瑟激悽响,征鸿翻夕阳。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送邑造士李良岁贡之京
明·王恭
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遥怜得桂青霄上,应愧山中独隐名。
次韵杨师古留别
宋·周紫芝
寄食客乡远,谁人肯见过。江山来往数,兰玉弟兄多。可恨浇愁酒,能摧转棹波。几时书到眼,此别意如何。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宋·周端臣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
齐天乐·刘太守之任湖广宪副
明·陈霆
棠阴才遍行春路,马蹄又辞芳草。兽锦生辉,铁冠增重,好是旧来仪表。朱幡谢了。报蠖屈非宜,莺迁更好。别意依依,樽前一点岘山小。伤心绿波向晓。念芳洲无主,白蘋空老。借寇难凭,依.....
送崔定
唐·贾岛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醉太平.送人入湘
宋·王梦应
寒窗月晴。寒梢露明。一痕归影灯青。又分携短亭。蘅皋佩云。蒸溪酒春。有谁勤说归程。是峰头雁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