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与
宗
之
对
酌
怀
梁
溪
诸
季
时
菊
花
犹
未
结
蕊
于
药
果
中
得
茱
萸
泛
酒
有
馈
山
果
海
鲜
者
多
素
所
不
识
赋
诗
见
意
二
首
(
其
一
)
此
身
飘
泊
旅
天
涯
,
九
日
悽
然
客
念
家
。
且
把
红
醪
尝
紫
蟹
,
何
须
白
发
对
黄
花
。
药
囊
赖
有
茱
萸
实
,
茶
铫
频
烦
薄
荷
芽
。
山
果
海
鲜
多
不
识
,
却
须
传
与
北
人
誇
。
节日
秋节
重阳节
抒情
怀乡
友情
写物
写菊花
写山果海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纲在异乡重阳节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然风物的新奇体验。首句“此身飘泊旅天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漂泊状态和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接着,“九日悽然客念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诗人却只能独自在外,思念家乡。“且把红醪尝紫蟹,何须白发对黄花。”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态度。他选择在节日里品尝美食,享受生活,而不是沉溺于对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忧虑。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白发对黄花”的消极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药囊赖有茱萸实,茶铫频烦薄荷芽。”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暗示了他在异乡寻找慰藉的方式。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配饰,薄荷则用来泡茶解渴,这些都让诗人感到一丝家乡的气息。“山果海鲜多不识,却须传与北人誇。”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新奇事物时的好奇心和分享欲。他对山中的果实和海里的海鲜感到陌生,但又乐于向北方的朋友介绍,这既展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体现了他的乐观和开放心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传统与异乡生活的深刻思考。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其七)
明·杨继盛
七饮相关乐趣多,风吹万籁尽笙歌。区区怀抱俱春意,笑尔高秋奈我何。
壬辰重九即席
宋·韩琦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木兰花慢·重九
清末近现代初·聂树楷
年年重九日,循故事、说登高。笑胆怯刘郎,诗名空负,字怕题糕。参军偶然帽,便龙山千古诩风标。输与归来元亮,东篱一盏陶陶。无聊。老却吾曹。拈竞病,尽推敲。纵人遇催租,付之一笑.....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二)
宋·郑刚中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
貂裘换酒(其一)彭县赠向君南皋,名步瀛,戊戌进士,官至贵州劝业道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斗室书生起。近识得、风流地主,满门桃李。丛菊傲霜余秋色,架上纷罗文史。南面王、何以易此。不速客来招入幕,更殷勤、联袂携游屐。古兰若,且随喜。峥嵘宝塔凌霄起,问何年、龙飞破.....
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
宋·韩琦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皓色疑专白.....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一)
唐·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