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衡
山
琴
画
张
道
士
二
首
(
其
二
)
满
空
烟
雨
澹
模
糊
,
三
尺
霜
缣
老
墨
枯
。
不
敢
问
君
求
别
景
,
请
描
七
十
二
峰
图
。
写山
送别
赞美
山水
情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林的作品,名为《送衡山琴画张道士二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艺术家才能的赞美。“满空烟雨澹模糊”一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面,烟雨迷离,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意境。这里的“澹模糊”用来形容景物的模糊不清,但也正好映射出诗人的心情,似乎在说这次别离让他的内心世界也变得如同眼前这般迷雾重重。“三尺霜缣老墨枯”一句,则是对张道士琴画艺术的赞誉。这里的“三尺”指的是画幅的大小,而“霜缣”则形容笔触之精细,如同秋天的霜花一样细腻。这两句共同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邀请张道士为他描绘七十二峰图,可见诗人对这位画家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不敢问君求别景,请描七十二峰图”则是诗人的请求,表达了他希望留下友情的纪念,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心愿,也点出了整首诗的情感主旨。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艺术家的赞赏,展现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追求。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