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
城
新
亭
每
到
新
亭
即
厌
归
,
野
香
经
雨
长
松
围
。
四
檐
山
色
消
繁
暑
,
一
局
棋
声
下
翠
微
。
冰
片
角
巾
簪
涧
月
,
锦
文
拳
石
砌
苔
矶
。
近
来
学
得
笼
中
鹘
,
回
避
流
莺
笑
不
飞
。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夏日
动物
赞美
名胜
城市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郢城新亭的喜爱与留连。首句"每到新亭即厌归"表达了诗人每次来到新亭就舍不得离开,流露出对这里的深深喜爱。"野香经雨长松围"写出了新亭周围环境的清新自然,雨后松林的气息更加浓郁。"四檐山色消繁暑"进一步描绘了新亭四周山色的宜人,仿佛能带走夏日的炎热。"一局棋声下翠微"则通过下棋的声音,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让人心旷神怡。"冰片角巾簪涧月"运用比喻,形容角巾如冰片般清凉,衬托出夜晚月光洒在溪涧中的美景。"锦文拳石砌苔矶"描绘了新亭周边石头的奇特纹理和青苔覆盖的石矶,增添了景致的艺术感。最后两句"近来学得笼中鹘,回避流莺笑不飞"以鹘鸟自比,表达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不愿被打扰,甚至模仿鹘鸟的姿态,不愿轻易飞翔,流露出诗人对新亭生活的深深享受和留恋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亭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郢城新亭的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郑文宝
28首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郑彦华子。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其文多见《皇朝文鉴》,《温公诗话》。一字伯玉,郑彦华子。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