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
丝
灯
次
李
西
涯
杨
邃
庵
二
先
生
韵
二
首
(
其
二
)
灯
火
长
安
照
夜
红
,
丰
年
乐
事
万
方
同
。
四
夷
离
韎
归
鞮
鞻
,
南
海
珠
玑
属
妇
功
。
绮
縠
清
英
呈
妙
像
,
空
方
纤
丽
见
精
工
。
泰
陵
内
直
诸
元
老
,
都
在
春
风
湛
露
中
。
写景
春景
赞颂
山水
友情
精工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灯火辉煌的景象,展现出一派繁荣富庶的气象。首句“灯火长安照夜红”以灯火之红艳映衬出夜晚的长安城繁华不夜,流露出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接着,“丰年乐事万方同”一句,直接点明了这不仅是京城的盛景,更是全国共享的丰收之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与歌颂。“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四方少数民族归顺,南海的珍宝也归于国家,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统一,以及对边疆治理的成效。这里不仅展现了物质财富的丰富,更蕴含了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的深意。“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则转向对工艺美术的赞美,通过绮縠(一种精细的丝织品)的精美图案和空方(一种器物)的纤细精致,表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最后,“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一句,将目光投向了权力中心,描绘了朝廷内老臣们在春风中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场景,既是对朝廷稳定、老臣受到尊重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秩序和谐的颂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归有光
120首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