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姿
写花
咏物
赞美
冬日
山水
春天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题为《山茶》,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茶独特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品格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人以“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开篇,点明了山茶花的独特之处,其绿叶深浓,预示着山茶花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接着,“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描述了山茶花在雪地中的绽放,红花与白雪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独特与美丽。这种在严冬中开放的花朵,不仅颜色鲜艳,更是在恶劣环境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诗人进一步赞美山茶花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它虽然拥有富贵的姿态,却并不妖娆,保持了一种高雅而不失自然的风度。这不仅是对山茶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一种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高尚人格的颂扬。“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这两句诗表达了山茶花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拔,待到春风吹来时,依然能展现出勃勃生机。这种不畏艰难、迎接春天的精神,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诗人将山茶花的品格与古代官职“三公”相比较,认为山茶花的品质堪比国家的最高官员,表达了对山茶花崇高品格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山茶花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品格与精神,体现了归有光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归有光

120首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