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皋
十
咏
(
其
二
)
宗
祠
双
桂
百
年
遗
泽
宛
如
新
,
庭
桂
双
株
冠
等
伦
。
风
送
异
香
闻
十
里
,
石
栏
珍
重
奉
清
尘
。
写花
咏物
赞美
写景
秋天
桂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宗祠中双桂树的盛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树的百年遗泽与非凡之美。首句“百年遗泽宛如新”,诗人以“百年”形容双桂树的古老,却以“宛如新”强调其生命力之旺盛,仿佛历经百年仍焕发新生,展现出一种不朽的生机与活力。次句“庭桂双株冠等伦”,进一步描绘了双桂树的壮观景象。在宗祠庭院中,两株桂树并肩而立,它们的枝叶茂密,仿佛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景观。接着,“风送异香闻十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双桂树散发出的独特香气,即使在远处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不仅突出了桂树的香气之浓郁,也暗示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深远,仿佛整个宗祠乃至更远的地方都能被其香气所覆盖。最后,“石栏珍重奉清尘”,诗人将目光转向宗祠的石栏,表达了对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建筑细节的尊重和爱护。这里的“清尘”既指石栏上的灰尘,也暗含了对宗祠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展现了宗祠内外和谐共生的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宗祠双桂树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敬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