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鸿
边塞
动物
场景
沙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中的一个场景。"胡儿追野马"形象地写出敌人的快速追击,如同野马般难以驾驭。"迸蹄若惊鸿"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迫感,形容敌骑如惊飞的鸿雁,速度极快。接下来的"一马带双箭,堕我边壕中",描述了一匹马因负伤而坠入我方战壕,显示出战斗的激烈和敌人的勇猛。"敢望不敢近",通过心理描写,展现了双方士兵的谨慎与警惕,他们虽然想要接近查看,但又畏惧对方的反击。"踟蹰各按弓"的动作细节,生动刻画出紧张的对峙气氛。最后两句"抽身复北去,天寒沙碛风"则以环境收束,描绘出战后边疆的寒冷与荒凉,以及战士们在风中撤离的孤独身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边塞战争的紧张与残酷,同时也透露出士兵们的坚韧与勇气。李梦阳作为明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富有边塞诗的雄浑与苍凉之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其六)
宋·黄庭坚
林花飞片片,香归衔泥燕。闭閤和春风,还寻蔚宗传。
奉和秦佥事文刚分巡保定道中见寄韵
明·刘崧
承闻揽辔历西山,风物萧条井邑间。边日数峰明紫翠,海霜万树散斑斓。单居谩感经时别,远涉应知隔岁还。无奈天寒乌鹊噪,为君长夕倚松关。
夜饮归戏作
宋·赵孟坚
夜雪合三更,昆崙兵密渡。常时喜慨谈,此夕若亲睹。杯行数已长,谈辩气掀举。微酣上篮舆,迢迢向归路。出门林尽白,飞雪正零舞。苦寒嗟仆夫,鳖跛良窘步。北风恶打头,灭烛失四顾。平.....
题雪中归猎图
明·刘崧
鹰犬萧萧得隽回,独骑瘦马下崔嵬。南山风雪黄斑出,不见将军纵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