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僧
怀
让
越
人
也
嗜
酒
其
居
有
借
树
轩
访
旧
来
东
社
,
焚
香
对
病
禅
。
素
琴
真
与
寂
,
浊
酒
及
通
玄
。
邻
树
当
经
牖
,
春
花
落
讲
筵
。
不
逢
支
遁
语
,
谁
解
月
中
传
。
写景
怀古
友情
禅意
写树
春花
讲筵
灵感启发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作品,题为《赠僧怀让越人也嗜酒其居有借树轩》。诗中,诗人以访友探病僧怀让为背景,描绘了僧人的生活场景和禅修氛围。"焚香对病禅"表达了僧人病中仍坚持禅定修行,香烟袅袅,静谧而庄重。"素琴真与寂"写出了僧人弹奏素琴,琴声与寂静相互映照,传递出一种超然的宁静。"浊酒及通玄"则暗示僧人虽好酒,但酒中亦能体悟到深邃的哲理,酒与禅意相融。"邻树当经牖,春花落讲筵"描绘了窗外邻树婆娑,春花飘落如禅意纷飞,落在讲经的席上,增添了禅境的生动感。最后两句"不逢支遁语,谁解月中传",诗人感慨若非像晋代名僧支遁那样深得佛法精髓的交流,恐怕难以理解这禅意在月光下的深远传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话题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僧人与禅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与友人乞素馨花
明·唐秩
爱伴清香养此情,只因性懒却空庭。带长方绕纱窗草,水煖惟生石沼萍。琴韵凄清春有恨,花魂寂寞酒难醒。名园雨罢风光好,应许诗狂乞素馨。
题感山寺次涂太守恒孚车进士之韵
明·李裕
宝刹环垣万竹脩,春风疋马昔曾游。花前酒醒杯仍酌,石上棋残局不收。僧梵有时来客座,佛灯常夜落渔舟。最怜甘露亭孤迥,百尺寒檐迫斗牛。
游金山柬即休了公
元·张翥
八十了公如古佛,禅心已久会真如。饭供南海浮来钵,经钞西天译后书。持咒降龙秋雨歇,焚香迎客晚潮初。此生终拟依莲社,犹苦尘缘未破除。
酬荅退上人
唐·齐己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
赠岛云禅师
唐·昙域
远庵枯叶满,群鹿亦相随。顶骨生新发,庭松长旧枝。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乱后潜来此,南人总不知。
春日偕友游梵天寺
明·刘泰
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
宿山寺怀友人
明·李裕
碧山晚烟薄,柳色连荒城。夜深众籁寂,霜天月华清。翩翩雨花满,沉沉慧灯明。暂憩禅子室,涤我心上尘。援琴不成音,怀君栖林坰。何当解簪组,洛社同缔盟。
若上人新辟禅讲偕黎黄传诸君往观酌智上人方丈
明·陈子壮
宰官说法真无意,静者寻僧若有期。白马近传支遁理,碧云曾拟惠休诗。泉深旧井疑龙伏,香溢空林觉鸟移。也为柴桑开酒禁,宗雷相对莫攒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