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赞美
夏天
小园花
场景
席上
月湖
写鸟
花留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诗《小园花发谭刘二君订游涉夏始至席上三首(其三)》描绘了夏日小园中花开的景象以及友人之间的欢聚。首句“涉夏榴能绽”写出了榴花在盛夏时节盛开的热烈,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季节气息。接着,“深更客尚游”暗示夜色已深,但朋友们仍在游玩赏花,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美景的留恋。“群行逢树问,独立为花留”两句通过群游与独赏的对比,刻画了朋友们在花丛中交谈询问,而某位好友则因花之美而驻足欣赏的场景,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时光的珍惜。“就月还移席,呼儿重洗瓯”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宴饮,月亮下众人围坐,甚至移动座位以更好地赏月,呼唤童仆清洗酒具,准备畅饮,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最后两句“醉眸横北斗,曙角起城头”以醉酒者的眼眸横视星空,北斗七星映入眼帘,与远处城头的黎明号角形成对比,寓言了时光流转,夜尽天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陶醉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小园的景色和朋友间的聚会,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友情的热爱。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姑苏杨柳枝词(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露咽烟啼总不明,飞花如送复如迎。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雨霁,与近邻小游
清·李宪噩
屋角雌鸠鸣,山家知足雨。凉飔始振条,阴霭尚延圃。适野聊薄游,遂及田间侣。沙水浑亦洁,忻然过前浦。登高瞰原隰,新华满禾黍。明丽出远山,飒爽启晴宇。岭霁云犹烧,林暝月已吐。乘.....
扫花游/扫地游(其四)绿阴
宋·王沂孙
满庭嫩碧,渐密叶迷窗,乱枝交路。断红甚处。但匆匆换得,翠痕无数。暗影沈沈,静锁清和院宇。试凝伫。怕一点旧香,犹在幽树。浓阴知几许。且拂簟清眠,引筇闲步。杜郎老去。算寻芳较.....
醉落魄(其一)新夏
清·丁澎
洗妆初晓绡红褪、待眉匀扫。铜虬半吐春云袅。雨压枇杷,莫恨鹃啼少。香泥窄凤金铃悄。兔丝偏是裙襕草。越罗何竹湘娥笑。鬓惹飞香,吹落桐花小。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初夏应诏诗
隋·魏澹
虽度芳春节,物色尚馀华。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舞衫飘细縠,歌扇掩轻纱。兰房本宜夜,不畏日光斜。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明·林鸿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花朝,日日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