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春景
蜡烛咏物
闺怨
动物

赏析

这首元代卢琦的《烛》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温馨的夜晚画卷。首句“海棠庭院日西入”,以海棠盛开的庭院为背景,暗示了时间已近傍晚。蜡烛在此时点燃,"绛蜡凝香高一尺",蜡烛的红光照亮了整个空间,香气四溢。接着,“银台照夜春溶溶”描述了明亮的银烛映照在春意融融的夜晚,金屏绣褥在烛光下闪闪发光,增添了豪华与温暖的气息。"洞房宝扇双凤花",进一步描绘了闺房内的精致装饰,丫鬟轻手执烛,更显宁静与雅致。"兰灯交晖夺明月",写出了烛光与兰花灯互相辉映,甚至能与明亮的月色相媲美。"玉杯照影倾流霞"则通过美酒倒映出的流光溢彩,展现出宴饮的欢乐气氛。最后两句,“高堂舞袖沈香暖,欢娱未尽春宵短”,描绘了高堂之上舞袖飘飘,香气弥漫,人们沉浸在欢乐中,然而美好的春宵转瞬即逝。"长风骀荡落花多,野鸟啼春动幽怨"则以自然景象收尾,春风轻拂,落花飘零,伴随着野鸟的春鸣,似乎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和惋惜。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代贵族家庭的夜晚生活,既有华美的场景,又有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细节的精妙刻画。

卢琦

264首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