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凉
晚
凉
幽
兴
为
谁
多
,
闻
道
灵
旗
巳
渡
河
。
露
咽
微
吟
还
蟋
蟀
,
雨
添
新
韵
到
蕖
荷
。
窗
前
梦
醒
风
初
定
,
枕
上
诗
成
月
己
过
。
从
此
炎
蒸
应
尽
退
,
不
须
频
问
夜
如
何
。
写景抒情
夏景
咏物言志
怀乡情感
季节转换
秋意盎然
夜景
赏析
这首《晚凉》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的清凉与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淡泊。首联“晚凉幽兴为谁多,闻道灵旗巳渡河”以“晚凉”点题,暗示了夏日傍晚的凉爽,引出诗人的幽远情思,仿佛灵旗已越过河水,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灵旗”可能象征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美好的愿景,渡过河则意味着从喧嚣尘世进入一个更为宁静的精神世界。颔联“露咽微吟还蟋蟀,雨添新韵到蕖荷”进一步展开画面,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低吟细语;蟋蟀的鸣叫与雨水滴落在荷花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自然交响乐。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颈联“窗前梦醒风初定,枕上诗成月己过”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感受到初定的微风,心中涌动着创作的灵感,于是便在月光下完成了诗篇。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尾联“从此炎蒸应尽退,不须频问夜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晚凉带来的舒适感的深切体会,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炎蒸尽退,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夜晚不再需要频繁地询问时间,而是可以安心享受宁静与凉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心灵解脱、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晚凉》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猜您喜欢
夜起
清·高銮
客榻生寒梦屡惊,披衣起坐度残更。朦朦星月僧窗下,听尽天街走马声。
一镜亭夜坐
元末明初·李祁
静夜临深池,萧条不成寐。蟾光上下浮,清飙左右至。潜鱼既息波,幽鸟亦敛翅。仰视河汉明,悠然发深喟。
贺新郎(其三)同年顾君景冲云翼经属官舍白莲盛开,招饮水亭
宋·李昴英
谁种蓝田玉。碧云深、亭亭月上,水明溪曲。羞作时妆儿女态,冷淡冰餐露沐。出尘外、风标幽独。除了留侯无此貌,便何郎、傅粉终粗俗。意凝远,韵清淑。凉台向晚微风馥。讶银杯羽化,折.....
自淮南移东平兼西路安抚使六月五日初入东界得快雨是时齐鲁久旱欣然作小诗示攽奉世等聊志一时意耳
宋·刘敞
东郊问俗拥征辕,天与为霖破郁烦。惭愧泰山云触石,误疑刺史雨随轩。
夏夜
明·朱诚泳
赤日当空下,轻飙送晚凉。鬅鬙便露坐,沆瀣足天浆。扇扑流萤乱,帘浮睡鸭香。炎熇尚烦郁,苦乐未能忘。
漫成三绝句(其二)
宋·张扩
银杯厌世已仙去,春草催诗寻梦来。日暮砧声捣衣急,夜凉月色挽船回。
清昼
宋·陈棣
庭院閒清昼,疏槐转午阴。悄无人过眼,却有事经心。续梦聊攲枕,牵愁拟破琴。可怜精卫志,欲障海波深。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即事多欣我底然,火蛾玉蕊又韶年。那无对景怀偏感,尚有吟诗癖未悛。静听六街喧爆竹,强教小部按冰弦。宵分不寐银檠下,为问飞章报蜀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