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晴
独
游
东
山
寺
五
言
六
韵
日
暖
东
山
去
,
松
门
数
里
斜
。
山
林
隐
者
趣
,
钟
鼓
梵
王
家
。
地
僻
迟
春
节
,
风
晴
变
物
华
。
云
光
渐
容
与
,
鸟
哢
已
交
加
。
冰
下
泉
初
动
,
烟
中
茗
未
芽
。
自
怜
多
病
客
,
来
探
欲
开
花
。
写景
地点
春天
山水
抒情
写花
桃花
赞美
名胜
东山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阳修在初春阳光照耀下的东山寺独游所见所感。首联"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写出了温暖的阳光洒在东山,诗人沿着松木掩映的小路蜿蜒前行,营造出宁静而悠长的意境。颔联"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暗示了山中的隐逸生活和寺庙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佛家禅意的欣赏。颈联"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点明了时令,虽地处偏僻,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风和日丽中万物开始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云光渐容与,鸟哢已交加",进一步描绘了云彩的轻盈和鸟鸣的交织,诗人沉浸在自然的和谐之中,心境变得宽广。最后两句"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通过细腻观察,写出了冰雪初融,泉水开始涌动,而茶树新芽尚待春暖花开,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期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东山寺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关怀。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问津亭联
清·吴恭亨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