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都
篇
春
泛
秦
淮
水
,
秋
宿
莫
愁
湖
。
金
陵
占
王
气
,
玉
殿
镇
南
都
。
南
都
自
是
周
丰
镐
,
大
江
东
去
如
环
抱
。
山
山
回
首
拱
神
京
,
树
树
垂
枝
临
古
道
。
天
阙
平
悬
牛
首
高
,
栖
霞
隐
望
鸡
笼
晓
。
体
势
横
看
列
五
行
,
光
景
从
知
涵
万
宝
。
更
识
龙
盘
气
象
奇
,
更
誇
虎
踞
石
城
威
。
铁
锁
波
臣
朝
万
里
,
腰
回
海
若
叩
丹
墀
。
春
潮
蜿
蟺
蛟
龙
雨
,
晴
浪
云
雷
燕
子
矶
。
魏
文
嗟
天
天
所
限
,
诸
葛
窥
吴
吴
不
移
。
孙
吴
自
昔
持
魏
蜀
,
六
代
繁
华
聊
自
足
。
岂
但
秦
游
良
为
常
,
还
看
晋
室
风
成
俗
。
夷
吾
江
左
起
功
名
,
召
伯
东
山
品
丝
竹
。
乌
衣
子
弟
尚
清
谈
,
玉
笛
郎
君
弄
新
曲
。
灵
和
柳
丝
既
可
爱
,
含
章
梅
额
尤
堪
续
。
年
年
梅
柳
满
江
春
,
苦
惜
前
时
歌
舞
人
。
景
阳
楼
上
钟
都
歇
,
华
林
园
内
草
仍
新
。
金
莲
六
尺
委
初
月
,
羊
车
小
队
埋
芳
尘
。
何
处
新
亭
空
有
泪
,
何
人
种
树
不
沾
巾
。
李
白
紫
裘
应
换
酒
,
江
总
青
溪
谁
买
邻
。
绣
衣
亭
可
问
,
功
德
水
为
真
。
雨
花
长
干
里
,
生
莲
前
代
僧
。
游
佚
岂
长
策
,
江
山
宁
可
凭
。
皇
明
定
鼎
驱
□
□
,
居
然
在
德
不
在
险
。
渡
江
龙
战
本
心
服
,
用
武
长
驱
如
席
捲
。
方
中
新
卜
亦
相
宅
,
旬
宣
教
化
重
分
陕
。
九
十
六
里
天
街
斜
,
一
十
三
门
星
衢
转
。
尧
阶
罗
列
俨
神
圣
,
禹
服
雍
容
临
黻
冕
。
后
湖
图
籍
宝
亿
兆
,
东
壁
文
章
同
万
卷
。
朱
门
金
阙
远
相
望
,
参
差
甲
第
诸
侯
王
。
虎
臣
爪
目
深
列
出
,
卫
士
唇
齿
怀
慨
慷
。
车
书
一
统
正
易
俗
,
日
月
大
明
咸
觐
光
。
谁
信
贻
孙
终
放
墓
,
谁
知
燕
子
为
肯
堂
。
惊
传
靖
难
师
方
起
,
汉
朝
七
国
宁
堪
比
。
即
看
赤
舄
问
成
王
,
频
愁
朝
服
临
东
市
。
忠
臣
肝
胆
剖
十
族
,
义
士
皮
囊
跃
一
匕
。
贞
玟
影
血
配
苌
弘
,
苦
节
题
诗
羞
柳
子
。
纷
纷
行
遁
继
奇
忠
,
啧
啧
先
朝
能
得
士
。
忠
义
满
朝
犹
失
守
,
如
何
可
大
还
可
久
。
未
若
三
垣
正
北
辰
,
长
此
分
星
望
南
斗
。
迢
迢
鹅
鹳
列
雄
犀
,
肃
肃
寝
陵
屯
细
柳
。
分
明
阁
道
朝
衣
冠
,
敢
道
官
僚
备
刍
狗
。
南
官
北
使
斗
豪
华
,
看
花
射
酒
五
侯
家
。
秋
月
馨
香
碎
弦
索
,
春
灯
浓
澹
堆
屏
纱
。
萤
光
万
点
串
楼
阁
,
龙
涎
一
顷
泛
琵
琶
。
阑
干
隔
水
连
桥
曲
,
舟
骑
看
山
随
意
过
。
吴
绫
蜀
锦
称
情
性
,
汉
鼎
周
彝
来
咄
嗟
。
佳
人
金
钗
倩
脱
藉
,
词
客
綵
毫
挥
斗
茶
。
翡
翠
珊
瑚
渡
桃
叶
,
莺
舌
梅
魂
梦
笔
花
。
独
笑
扬
雄
嗜
奇
字
,
提
椠
怀
铅
来
即
次
。
草
堂
何
用
作
移
文
,
钟
山
招
隐
才
微
至
。
献
赋
供
覆
缶
,
不
试
徒
多
艺
。
羞
同
卫
玠
看
,
时
从
郭
璞
筮
。
一
饭
子
胥
感
,
五
斗
先
生
醉
。
声
色
太
真
心
,
社
稷
思
远
志
。
愿
戮
神
州
力
,
何
忧
鉴
湖
赐
。
豳
风
有
咏
歌
,
前
王
同
乐
利
。
贤
亲
其
不
忘
,
偏
安
乃
非
计
。
写景
怀古
历史人物
感慨人生
写花
咏物
名胜古迹
亲情
友情
爱国情怀
读书
学问
赏析
这首《南都篇》描绘了南京(古称南都)的历史地位、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展现了其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开篇“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以春水泛流、秋夜宿湖的景象,勾勒出南京的四季之美。接着“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则点明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历史地位,玉殿象征着权力与尊贵。“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将南京与古代的丰镐(周朝首都)相比,同时以长江的环绕,强调了南京的地理优势。接下来的“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描绘了南京周围山川的壮丽与树木的繁茂,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通过牛首山、栖霞山、鸡笼山等自然景观,进一步展现南京的地理风貌。而“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则以五行学说象征南京的繁荣与丰富。“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中“龙盘”、“虎踞”分别指代南京的地理形势,形象地描绘了南京的雄伟与不可侵犯。接下来的“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则以铁锁比喻南京的防御力量,以及对四方的影响力。“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描绘了南京春潮与晴浪的壮观景象,燕子矶则是南京的著名景点。随后的“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则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战略位置的赞赏。“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回顾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强调了其繁华与文化积淀。“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则进一步强调了南京的文化传承与影响。“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提到历史人物如管仲、召伯与南京的关联,体现了南京与人才的渊源。“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描绘了南京文人的生活情趣。“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赞美了南京的自然美景,如灵和柳、含章梅。“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描绘了南京历史遗迹的现状,如景阳楼、华林园。“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则以金莲、羊车等意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沉淀。“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引用李白、江总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南京的文化底蕴。“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提到南京的名胜与历史人物。“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描绘了南京的宗教文化。“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强调了南京作为都城的重要性在于道德而非地理位置。“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回顾了南京的历史战争与统一。“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提到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描绘了南京的城市布局。“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赞美了南京的庄严与神圣。“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强调了南京的文化教育。“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描绘了南京的贵族生活。“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赞美了南京的军事力量与忠诚。“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表达了对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认同。“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回顾了南京的历史事件。“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的尊重与敬畏。“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赞扬了南京历史上的忠义之士。“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敬仰。“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强调了南京的人才辈出。“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期许。“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描绘了南京的军事防御。“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表达了对南京政治制度的赞美。“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描绘了南京的社交生活。“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描绘了南京的节日庆典。“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赞美了南京的音乐艺术。“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描绘了南京的交通与风景。“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赞美了南京的手工艺品。“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描绘了南京的文人雅士生活。“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赞美了南京的自然与艺术之美。“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表达了对南京学者的敬仰。“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传承。“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表达了对南京文学创作的肯定。“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尊重。“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历史人物的怀念。“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深刻理解。“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期待。“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传承。“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表达了对南京历史的反思。“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希望。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历史、自然、人文的描绘,展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黎遂球
592首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您喜欢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百字令·栩楼春集,摄影
清末近现代初·章钰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倚遍阑干人十二,.....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六)
明·李确
萧然无累是清神,深谷如依郑子真。调鼎未逢黄阁老,临妆不妒汉宫人。高寒只对中宵月,解脱何忧万斛尘。若问长安旧知已,漫劳持赠一枝春。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三)正月十五日李黄羽司理行部过访
明·于慎行
中州文苑旧名家,结驷相过巷路赊。雪后初倾元夜酒,灯前已发上林花。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为讯高堂容鬓好,春山谁伴采明霞。
满路花·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明末清初·张夏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素交.....
汤涧松诞日(其一)
明·区越
清歌振响舞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
与友人乞素馨花
明·唐秩
爱伴清香养此情,只因性懒却空庭。带长方绕纱窗草,水煖惟生石沼萍。琴韵凄清春有恨,花魂寂寞酒难醒。名园雨罢风光好,应许诗狂乞素馨。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说我故园耆宿事,风流文达记沧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