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抒情
山水场景
春天
怀旧
思念
落花
悼亡送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石沆的《寄莲宇上人》描绘了诗人回忆与莲宇上人在春天共度的美好时光。首句“忆昔相从春水残”以春天将逝的景象起笔,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短暂和珍贵。接下来的“桃花映竹鸟啼山”通过桃花、翠竹和鸟鸣声,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展现出当时的欢乐氛围。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未持久,“半年好景违僧舍”表达了诗人半年后离开僧舍,与莲宇上人分离的遗憾。接着,“十月西风凋客颜”以萧瑟的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改变,使得诗人面容憔悴。诗中“短褐羞如黄叶舞,方袍定似白云闲”运用比喻,将自己简朴的衣着比作黄叶,表达出内心的谦逊和对清贫生活的自嘲;而将莲宇上人的僧袍比作悠闲的白云,赞美了他的超脱与宁静。最后两句“草堂莲社天南北,惆怅幽期隔往还”,表达了诗人与莲宇上人虽身处天地之隔,但心中对那段共同的隐逸生活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再续的惆怅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季节更替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猜您喜欢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西江月(其二)
宋·晏几道
南苑垂鞭路冷,西楼把袂人稀。庭花犹有鬓边枝,且插残红自醉。画幕凉催燕去,香屏晓放云归。依前青枕梦回时,试问闲愁有几。
观蜀鹃啼剧有感(其二)
明末清初·吴伟业
江关萧瑟片帆留,策马俄成万里游。失计未能全爱子,端居何用觅封侯。云山已断中宵梦,弦管犹开旧日楼。二月东风吹水调,鹡鸰原上使人愁。
次韵道卿残腊步游林薮草木渐有生意三首(其二)
宋·周紫芝
老意惨不乐,青春为谁来。艺兰在九畹,谁能起残荄。桃李忽满眼,其寔亦枚枚。耕田种芝草,玲珑殊未开。荣华竞春事,于我何有哉。当浮白玉阙,下睨黄金台。
凤衔杯(其二)
宋·晏殊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三殊媚·和海绡闰海明韵
清·杨玉衔
飞花萦步绮。问东风、春城几人归思。万里关山,盼南天、归雁高楼重倚。缥缈鹃声,莫误认、瑶池鸟使。奈曲水裙遥,省识无人,商量花事。更感韶光逝水。看宿雨桃花,送春悬泪。旧约鞦韆.....
花朝前二日小集澹翁园林观落红有作限塘字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夕花流满曲塘,半沾泥滓尚红妆。子鹃血洒朝烟湿,巫女魂飘暮雨香。已落祗堪贻下女,未开犹可待东皇。啼莺莫向尊前怨,春事明朝定未央。
又得歌字
明·沈鍊
春色移庭树,知余系马多。相逢复不饮,其奈落花何。旷达轻欢燕,流连发浩歌。况同知己在,杯到讵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