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寿
颂圣
礼仪
皇室
赞美
亲情
祭祀

赏析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一篇,展现了古人对祖先的崇敬和祭祀活动的情景。诗中的语言庄重而肃穆,通过对先祖的怀念和赞颂来表达孝道的重要性。"有来雍雍,至止肃肃" 描述的是祭祀时人们聚集的情形,气氛庄严而又安静。"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表明祭祀对象是尊贵的人物,可能是君王或重要的祖先。"于荐广牡,相予肆祀" 描绘了在宽阔的祭坛上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是对已故君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作为孝子的自称。"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可能是指祭祀时所传颂的智慧和勇猛的德行。"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表示祭祀活动不仅是对先祖的敬仰,也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是希望通过祭祀来求得长寿和多福。"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则是在表达对父母双方的尊崇之情,"右" 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尊重或拥护。这首诗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祖先崇拜的深厚感情,以及通过祭祀来维系家族与社会秩序的传统观念。

诗经

306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六)福和
唐·贺知章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大裘如濡,执珽有颙。乐以平志,礼以和容。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太庙颂歌
魏晋·王粲
思皇烈祖。时迈其德。肇启洪源。贻燕我则。我休厥成。聿先厥道。丕显丕钦。允时祖考。绥庶邦。和四字。九功备。彝乐序。建崇牙。设璧羽。六佾奏。八音举。昭大孝。衎妣祖。念武功。收.....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凯安
唐·蒋挺
维岁之吉,维辰之良。圣君绂冕,肃事坛场。大礼已备,大乐斯张。神其醉止,降福无疆。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还内用《采茨》
宋·郊庙朝会歌辞
五辂鸣銮,八神警跸。天官景从,莫不祗栗。祲威盛容,昭哉祖述。祚我无疆,叶气充溢。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盥洗用《乾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帝顾明德,监于克诚。齐戒涤濯,式示洁清。郊丘合祛,享意必精。既盥而荐,熙事备成。
宋章庙乐舞歌十五首(其八)
南北朝·殷淡
裸崇祀典,酎恭孝时。礼无爽物,信靡愧辞。精华孚鬯,诚监昭通。升歌翊节,下管调风。皇心履变,敬明尊亲。大哉孝德,至矣交神。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再诣盥洗
宋·郊庙朝会歌辞
帝登初觞,礼严再盥。精明显昭,齐颙洞贯。灵娭留俞,神光炳焕。我宋受福,永寿于万。
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其四)奉俎用《禧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奕奕明堂,天子即事。奠我圣考,配于上帝。凡百有职,畴敢不祗。俎洁牲肥,其登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