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忧民
写景
民谣
自然灾害
天气
气象
哀悼
伤时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丙子夏秋苦旱呈郑明府》描绘了农民在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困境。首句“北山有云不为雨,南山有雷空作声”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天空虽有云雷却无法带来雨水,暗示干旱之严重。接着,“田畴龟裂稻苗死”形象地描绘了农田因干旱而土地开裂、作物枯萎的景象,令人同情。“农夫日夜形哀鸣”则直接表达了农民的悲苦哀叹。诗中提到“前岁滔天遭大水,去年疫疠人多死”,回顾了前两年的洪涝和瘟疫,而今年好不容易有望恢复生机,却又遭遇旱灾,加重了农民的苦难。“旱魃为灾又如此”中的“旱魃”是古代传说中的旱鬼,此处用来形容旱情之深重。最后两句“嗟哉我民何罪愆,罹兹荼毒连三年”直抒胸臆,感叹农民无辜受苦,连续三年遭受如此残酷的自然灾害。“老夫作诗问造物,天乎天乎何以然”以个人的疑问,质问苍天为何对百姓如此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自然现象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朝时期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猜您喜欢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宋·司马光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
中原民谣·燕京小
宋·周麟之
燕京小,钜防络野长蛇绕。展辟城池数倍宽,帝居占尽民居少。通天百寻殿十重,金爵觚棱在半空。万户千门歌舞窄,不知九市人声寂。时时日曀盲风来,杀气冥濛胡舞塞。旧来寝处穹庐中,今.....
沧州道中
清·阎尔梅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还视釜无烟,束腰相对饥。欲.....
五月悯雨颇闻饥民弄兵于严衢两州间三十韵
宋·周紫芝
长天望油云,槁黍待甘霔。一雨有丰凶,死生分旦暮。颇闻两州民,岩谷多啸聚。有司幸眼前,白对急追捕。斯民如婴儿,慈母仰调护。岂容使之饥,而反贻以怒。救饥当未然,为食须早具。不.....
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虽屡加恩期灾民不致失所而清跸所历深用恻然因再降旨加恩普赈一月以示优恤
清·爱新觉罗·弘历
齐鲁民何辜,连年未逢稔。每念沟壑填,深宫那安枕。昨始入兖境,所见犹未甚。寸衷稍自慰,为之食甘腍。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腹饥嗷鸿哀,衣薄状鹤凚。纵.....
和史君喜雨(其二)
宋·周南
蚕筐无叶不成眠,眯眼黄沙障麦天。谁遣炉烟生湿雾,立翻江水沃桑田。雹飞邻壤同时事,春入民襦赖吏贤。欲把丰年占覆斗,寸心应向碧霄悬。
不雨
宋·裘万顷
农时阅月天不雨,嘉谷丛中龟兆生。云势只随风聚散,鸠声空报客阴晴。半生忧国发欲白,一饱无期心屡惊。尚愿秋阳化甘澍,稍苏枯槁望西成。
去地草
宋·李光
城东古双泉,清驶给万家。瓶罂昼夜给,舶贾杂邻娃。蛮童与蜑女,赤脚两髻丫。常苦藻荇繁,滋蔓掩白沙。萧疏失林影,聒聒鸣乱蛙。十夫勇善没,入水初纷拿。讵劳斧钺诛,芟荑费锄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