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写山
梦馀
思乡
秋节
赞颂
地点
读情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华墩清隐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联“爱尔茅堂背郭开,古墩芳树逐行来”以“爱”字开头,表达了对茅屋的喜爱之情,接着描述茅屋背靠城郭,周围古树环绕,生机勃勃,营造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颔联“窗含白雪诗千首,门绕清溪酒一杯”进一步展现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诗意。窗户中映着白雪,仿佛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可以创作出千首佳作;门外清溪潺潺,隐士自饮一杯酒,享受着自然与内心的宁静。颈联“岁莫五峰供伏枕,天长孤剑伴登台”则转而描写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陪伴。岁末时分,五座山峰陪伴着隐士伏枕而眠,天长日久,一柄孤剑成为了他登高远眺的伴侣,既表现了时间的悠长,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尾联“梦馀康乐今何在,草满池塘首重回”以反问的方式,将思绪引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康乐指的是南朝诗人谢灵运,这里借以表达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如今,池塘草满,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光易逝,曾经的隐逸生活已成过往,但内心对自然与诗的热爱依旧如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叶春及

318首
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