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励志
写山
怀古
抒情
写心境
禅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坚定追求佛法修行的形象。首句“经行林树下”,描绘了僧人在茂密树林间行走的情景,隐喻其修行之路的曲折与艰辛。接着,“求道志能坚”点明了僧人的决心与毅力,他不畏艰难,一心向道。“即有神通力,振锡远乘烟。”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非凡修为,他不仅拥有超凡脱俗的力量,还能在云烟中自由行走,象征着他在精神层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一登四弘誓,至道莫能先。”这里提到的“四弘誓”是佛教中菩萨所发的誓愿,包括众生平等、利益一切、无上正等正觉、法界无尽等。这表明僧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他的修行已经超越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最后,“不贪旷劫寿,无论延促年。”这句话表达了僧人对生命的淡泊态度,他不追求长久的生命,也不在意时间的长短,只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和对佛法的追求。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佛教中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和超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人坚定的信仰、非凡的修为以及对生命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庾肩吾

99首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一作慎之。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