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竹
曾
过
阳
明
观
下
春
,
山
前
十
里
尽
苍
筠
。
东
风
吹
送
云
门
雨
,
只
听
鸣
环
不
见
人
。
写景
咏物
春天
怀古
写风
写山
赞美
名胜
阳春三月
景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林美景的深刻感受与细腻描绘。通过“曾过阳明观下春”,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曾经在春天经过阳明观,那里的景色定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接着,“山前十里尽苍筠”一句,将读者带入一片翠绿的竹海之中,仿佛置身于无边的绿色世界中,感受着竹子带来的宁静与和谐。“东风吹送云门雨,只听鸣环不见人。”这一句更是妙笔生花,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东风轻拂,带来了一阵细雨,雨声与竹叶的摇曳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听的自然乐章。然而,诗人却并未直接描述雨景,而是通过“鸣环”这一细节,巧妙地暗示了雨声的存在,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整个场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竹林的美丽画卷,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唐·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题画赠方伯滕公(其一)题嘉树长吟
明·叶春及
微垣花隐刺桐深,公暇时为抱膝吟。一曲瑶琴春万里,不知棠树旧成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