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大
城
寺
(
其
二
)
新
蝉
无
数
咽
新
秋
,
故
国
伊
谁
伴
我
愁
。
夜
静
月
明
风
动
竹
,
也
疑
离
殿
过
歌
喉
。
写景抒情
秋日怀乡
夜月风声
咏物言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大城寺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愁绪。首句“新蝉无数咽新秋”以蝉鸣开篇,蝉声在初秋的夜晚响起,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蝉的“咽”字,生动地表现了蝉鸣的断续与低沉,仿佛是秋天的低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消逝。接着,“故国伊谁伴我愁”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这里的“故国”,不仅指诗人怀念的故乡,也暗含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诗人感到孤独,似乎无人能理解或陪伴他这份愁绪,表达了深深的寂寞感。“夜静月明风动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月光皎洁,夜色深沉,微风吹动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这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心中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最后一句“也疑离殿过歌喉”则以巧妙的比喻收尾。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苦比作离宫殿宇间飘过的歌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歌声或许来自远方,或许只是诗人想象中的回响,但它却真实地触动了诗人的灵魂,让他的愁绪更加难以排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愁绪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诗婉约而又富含哲理的特点。
薛季宣
504首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您喜欢
奉使燕山回早行书事
宋·洪咨夔
露满中庭月满天,秋来怀抱转悽然。客程恨不日千里,归思乱如云一川。故国伤心那忍说,遗民望眼几回穿。当家旧事堪垂泪,海上看牛十五年。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
宋·吴则礼
纷纷举世事轻肥,三径萧条独可依。壮志未随黄发改,故山将伴白云归。林泉定落幽人手,尘土空侵病客衣。明月满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飞。
闰月望夕京兆衙斋坐月(其一)
清·孙德祖
孤客坐凉月,空庭似早秋。树深还见影,衣薄不胜愁。身世双蓬鬓,乾坤几泊鸥。遣悲惟中酒,何处可登楼。
客舍秋怀
明·李英
天涯长作客,摇落又逢秋。宝剑丹心苦,朱颜玉镜愁。片云飞大泽,尺牍阻沧洲。画角边声急,西风独倚楼。
城南秋感(其二)
明·陈良珍
栖迟犹自恋江城,社燕巢空木叶鸣。寒入关河催朔气,秋来鸿雁送边声。已怜为客黄金尽,况复多愁白发生。满眼蓬蒿归未得,故园摇落不胜情。
书怀二首(其二)
宋·陆游
西风萧瑟晚吹衣,又见亭皋木叶飞。已是中年频作恶,更堪秋日送将归。黄尘颜鬓无人识,青史功名与愿违。彊把一杯还径醉,羁怀何必不依依。
监试院秋夕无聊得日华寄诗
宋·李洪
杰屋青灯夜不眠,诵君佳句喜跫然。别来已觉三秋远,书到难凭一雁传。浓淡西湖真在眼,钧枢东阁况蒐贤。徒劳屡起江乡兴,归钓槎头缩颈鳊。
秋日
元·周权
石脉泉花蘸眼明,竹根沙路旧经行。云归天际山容澹,日落江头雁影横。梧叶庭除秋渐老,豆花篱落晚初晴。客行迢递归心远,烟火苍茫起暮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