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情感
思乡
忧民
季节
夏天
动物
大雁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钦州返回廉州途中,在上阳岭望见三渡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水乡的周游,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则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心中回忆起往日的情景,虽物是人非,但某些情感依旧留存。“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描绘了南方夏季的梅雨季节,草木茂盛生长的景象。接下来“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通过蝉鸣和鹳鹭飞翔,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描绘了乡村的简朴生活场景,茅屋与竹瓦相映成趣,靠近田野。而“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则通过未成熟的黍和稻谷,以及远处升起的淡淡炊烟,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作不易的同情,以及对雨水不足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的忧虑。最后,“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尽责的愧疚,以及对过去关注农业发展的怀念。“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描述了诗人结束旅程,回到城市,看到老人和孩子簇拥在市郊的情景,可能寓意着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状态的关注。最后一句“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缓解人们的忧愁,寄托于南风的传播,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张岳

86首
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