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
珑
四
犯
·
含
羞
草
,
清
真
韵
酥
了
春
心
,
但
有
物
相
挨
,
收
尽
娇
艳
。
碎
叶
摇
风
,
花
粲
女
儿
宫
脸
。
无
意
挂
到
裙
钗
,
未
饮
醉
妆
全
乱
。
问
甚
时
、
玉
骨
偷
换
。
香
软
任
它
厮
见
。
似
闻
仙
液
苔
根
荐
。
系
金
茎
、
露
珠
圆
茜
。
依
稀
树
痒
搔
无
力
,
慵
送
秋
波
眼
。
休
认
夜
合
性
情
,
况
翠
柳
章
台
千
点
。
仅
向
人
迎
送
,
吹
作
雪
,
随
风
散
。
咏物
写花
写山
四季中的夏
情感
爱情
赞颂
山水
场景
悼亡
赏析
这首词以含羞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含羞草的娇嫩与灵动。"酥了春心"四字,形象地写出含羞草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仿佛春心被温柔地触动。"碎叶摇风,花粲女儿宫脸",将含羞草的叶片比喻为少女的娇羞面庞,生动地刻画出其清新脱俗的美态。"无意挂到裙钗,未饮醉妆全乱",进一步描绘含羞草随风摇曳,仿佛不经意间沾染了女子的香气,连妆容都显得凌乱。"玉骨偷换"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含羞草似乎在悄然变化,透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息。"香软任它厮见",表达了对含羞草香气的欣赏,而"似闻仙液苔根荐"则将其比作仙界的甘露,增添了神秘和高雅的意象。接下来的"慵送秋波眼",以拟人手法描绘含羞草的静谧与慵懒,仿佛在凝视着世界。"休认夜合性情,况翠柳章台千点",将含羞草与夜合花、翠柳等其他植物相提并论,强调其独特的韵味。最后,"仅向人迎送,吹作雪,随风散",以飘逸的动态画面收尾,写出了含羞草随风轻舞,如雪花般散落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玲珑四犯·含羞草》通过对含羞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感寄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巫山一段云(其四)
宋·柳永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金母忍将轻摘。留宴鳌峰真客。红狵闲卧吠斜阳。方朔敢偷尝。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墨梅四首(其二)
元末明初·王冕
面皮如铁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海,一声箫管月苍苍。
天仙子·皋亭看桃花
清·佟世南
隐隐青山濛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一片红云遮去路。偏怪东风吹不住。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莺乱语。只恐刘郎来又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