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山水田园
咏物
写山
赞颂
写茶

赏析

这首诗名为《露华·蒙山茶为汉僧吴理真手植》,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赵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珍贵的茶叶——蒙山茶,它源于汉代高僧吴理真的亲手种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诗中通过“露芽翠滴”、“青染川南天色”等词句,展现出茶叶的清新与生机,仿佛能感受到它的生长环境之美。“仲春渐渐枪旗,日照一团仙碧”描绘了春天茶叶的形态,如枪旗般挺立,沐浴在阳光下,犹如仙人所赐的绿色宝石。接着,诗人赞美茶叶的灵性,“灵气孕、莲花半空”,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品质。茶叶的数量虽少,但“生株细数凡七”,每一片都经过岁月的沉淀,到了四月黄梅时节,香气浓郁,正是采摘的好时机。“祖洲当采神芝,叶叶远传京国”表达了对蒙山茶的珍视,认为它是神灵赐予的仙草,从蒙山流传到京城,极具传奇色彩。最后,“风味损,如今碎包饷客”感叹时光流逝,虽然风味犹存,但如今只能以碎包的形式供人品尝,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蒙山茶的形色,更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和对传统工艺的敬仰之情。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