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写花
芙蓉
抒情
春夜
月夜
思乡
思忆
山水
离别

赏析

这首《乌夜啼》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开篇“枕上细虫悄悄,窗前暗竹萧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微动,细虫的低鸣和暗竹的轻摇,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残灯酒醒还■旧”一句,通过酒后的清醒与对过往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与哀愁。“何处觅魂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似乎在问自己或他人,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寻回那已远去的灵魂,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杨柳今宵斜挂,芙蓉昨夜初潮”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射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波动,杨柳的斜挂象征着时光的流转,而芙蓉的初潮则可能寓意着某种新生或开始,但在这首诗中,更可能是在暗示情感的起落与变化。最后,“愁城日日随人锁,空怨碧琼箫”将情感推向极致。愁城,比喻心中的愁绪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城墙,日复一日地困扰着人的心灵;“空怨碧琼箫”,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碧琼箫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过去或理想,如今只能徒留怀念,无法触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沈宜修

198首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岁暮舟居卧病怀寄金陵和上人
宋·贺铸
野泊岁云暮,念归期正赊。津童为过客,商舶是邻家。雪密鱼依罧,潮回蚌委沙。南州人健否,不寄早梅华。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