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闺怨情感
春光
年老
写人
婉约词

赏析

这首《点绛唇·闺怨》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哀愁。开篇“螺髻慵梳,双眉镇日为谁扫”,以女子懒于梳理发髻、眉头紧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疲惫与忧郁。接着,“离怀未了”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心中未了的离别之苦,这种情感的累积使得她即使听到轻柔的莺啼之声,也感到难以承受。“羞听莺声小”则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状态,她因内心深处的哀愁而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羞愧和无力面对,即便是寻常的自然之音也让她感到不适。接下来,“谱就新词,又合阳关调”,女子试图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即便如此,她的思绪仍旧被离愁所牵绊,仿佛是在唱着那熟悉的送别之歌,暗示着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最后,“春光少。愁肠暗抱。辜负红颜老。”这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春光虽好,但对于女子而言却显得格外短暂,因为她的心已被愁绪占据,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她暗自怀抱愁肠,最终导致了岁月的流逝,青春的消逝,表达了女子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不舍,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我情感的压抑与挣扎,深刻揭示了闺中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猜您喜欢

饮襄阳沈氏家醉题侍儿小莹裙带
宋·李廌
旋剪香罗列地垂,娇红嫩绿写珠玑。花前欲作重重结,系定春光不放归。
远归奏记妆楼(其一)
清·孙原湘
红楼咫尺是蓬瀛,手展文窗扇扇明。裙带早徵三日解,罗衣特为一人更。花阴匝地常如水,云气漫天忽漏晴。坐久思量才省得,分明来使出帘迎。
菩萨蛮·愿在发而为泽
清·吴森札
罗帏梦觉孤衾冷。绿云斜拥珊瑚枕。强起翠鬟偏。梅花点额前。堆鸦香泽溜。双燕钗头斗。影破海棠枝。蜂窥蝶又知。
捣练子(其一)闺情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云鬓乱,玉钗欹。慵点胭脂懒画眉。十二阑干明月夜,梨花影里立多时。
青玉案·沈家姬卯娘善度曲戏咏卯字
明末清初·曹溶
花前举乐何须忌,薄晓曈曈初丽。启户逢君娇不语。三秋兔魄,平分留影,垂柳东边去。镂成新玉刚为字,十二时中排第四。中酒嫌人知也未,芳名检点,春光已半,会取相迎意。
好女儿(其二)
宋·黄庭坚
粉泪一行行。啼破晓来妆。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假饶来后,教人见了,却去何妨。
清平乐·闺情
明末清初·沈谦
鬓云低袅。淡画双蛾小。磨得菱花秋白皎。病里何曾草草。闷看金鸭香浮。妆成独坐空楼。百遍不如郎意,旁人都道风流。
无题效李商隐
元·宋无
妆浅颦深凭绮疏,小郎新拜执金吾。弦中言语分明怨,裀上腰肢准拟扶。翠履鸳寒慵斗草,红牙马暖罢樗蒱。无人商略心头事,潜向花间卜紫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