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
次
清
源
和
梅
公
韵
南
归
欲
觅
旧
柴
门
,
何
意
弹
冠
赴
特
恩
。
三
径
未
成
重
理
楫
,
千
山
遥
忆
隔
啼
猿
。
香
侵
蓼
国
飘
红
粉
,
露
滴
荷
房
泻
绿
尊
。
远
岸
菁
葱
连
雨
足
,
閒
鸥
飞
泛
点
秋
痕
。
朝
廷
有
道
思
良
弼
,
彤
管
承
家
愧
昔
媛
。
新
月
含
辉
云
外
吐
,
斜
峰
倒
影
浪
中
翻
。
偶
来
坠
叶
惊
诗
思
,
厌
听
严
更
搅
梦
烦
。
晚
泊
村
宵
难
喔
喔
,
平
原
戌
猎
鹿
奔
奔
。
天
涯
篷
转
随
征
雁
,
泽
畔
桑
深
卧
野
豚
。
银
汉
乍
回
青
鹊
羽
,
金
风
渐
返
木
樨
魂
。
知
君
自
为
苍
生
出
,
从
古
惟
闻
绮
皓
存
。
把
酒
漫
同
儿
女
醉
,
频
年
忧
患
不
须
论
。
写景
抒情
秋天
山水
思乡
情感
自然
咏物
赞美
秋天景象
赏析
这首清代朱中楣的《舟次清源和梅公韵》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对旧居的怀念与对朝廷的感慨。首联写诗人本想归隐,却意外地被朝廷征召,流露出淡淡的无奈。颔联通过“三径”“千山”和“啼猿”等意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远方亲友的思念。颈联以“香侵蓼国”“露滴荷房”等生动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借“新月”“斜峰”等意象,寄寓对朝廷清明的期待和个人的失落感。尾联感慨自己虽有报国之心,但现实中的忧虑和动荡使得欢乐难以持久,只能与家人共饮,暂忘忧患。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