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咏物
独鹤
边塞

译文

夕阳西下我独自归途,东江月光皎洁鹤儿独飞。
秋风吹过声声凄切,听到战事心生悲泣。
嵩山圣水摇动着仙鹤的翅膀,蓬莱仙境仙人衣裳如金落下。
感叹自己流离失所,岁月漫长只觉人事皆非、悲凉无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和边塞的凄凉之情。"西山日没人独归,东江月明鹤孤飞"两句,通过夕阳下的西山与夜幕降临的东江,以及那独自归去的人影和空中的孤鹤,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寂静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超凡脱俗的情怀。"秋风四起声切切,边心一听泪霏霏"两句,则通过秋风的萧瑟声响与边塞之人的心境相呼应,表现了对远方家国的思念与哀愁。这里的“切切”和“霏霏”,不仅形容了秋风的声音,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嵩岳灵泉摇玉羽,蓬丘仙雾下金衣"两句,通过对神山妙泉与仙境奇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超脱世俗的向往。这里的“玉羽”和“金衣”,都是美好而不食人間烟火的事物,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自怜流落烦岁暮,唯有悲凉人事非"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世事业的感慨,以及对于人间红尘多变、无常的深刻体会。这里的“流落”和“烦岁暮”,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哀愁,而“悲凉人事非”,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显示出一种超脱的哲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

刘希夷

40首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
唐·张说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宋·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春日即事
元末明初·王冕
二月三日雨不歇,桃花杏花吹作泥。积垒可怜飞燕苦,伤春无奈杜鹃啼。关河气转风云合,边塞烽多草树迷。老我疏狂思舞剑,兴来不待五更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