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金
门
·
赏
梅
即
席
和
洪
内
翰
韵
何
许
住
。
不
属
西
湖
烟
雨
。
雪
后
偏
怜
香
猛
处
。
全
胜
开
半
树
。
试
倩
暖
云
收
贮
。
桃
杏
尽
教
羞
妒
。
只
把
新
词
林
下
去
。
一
春
休
著
语
。
写花
写景
写雪
抒情
咏物
赞颂
情感
看花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镃的作品,名为《谒金门·赋得梅花》。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展示了作者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何许住,不属西湖烟雨。”这里,诗人以一个疑问句开始,表达了一种超脱与独立的美学追求。西湖烟雨是当时文人墨客常咏嘻嘻的景致,但张镃却选择了一个不属于此类氛围中的梅花,这反映出他对传统美的超越和个性化表达。“雪后偏怜香猛处,全胜开半树。”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雪后梅花独自盛放的画面。梅花在严寒中依旧芬芳,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受诗人的喜爱。全胜开半树则是对梅花傲立风霜,独占春光的一种赞美。“试倩暖云收贮。”这个句子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巧妙的手法。他通过梅花的香气与温暖的云朵相结合,展现了梅花在春日里所散发出的迷人的魅力。“桃杏尽教羞妒,只把新词林下去。”桃杏即将开放,但在梅花面前却显得羞涩和嫉妒。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并表达了自己要用新的词句来赞美它。“一春休著语。”这句结尾意味着整个春天都值得为这样的梅花而沉醉,不必多说。诗人以此结束全词,留下了一种淡雅和自信的韵味。
张镃
1136首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