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田园
美食
烹饪
咏物
情感
叙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盛况,尤其是厨师烹饪鱼羹的精彩过程。开篇“众宾会高堂,嘉鱼脱重渊”既设定了喜庆的氛围,也突显了鱼羹在宴席中的重要地位。“霜鳃尚呀呷,绿藻仍牵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鱼的新鲜和清脆。“厨人起揎袖,刀机鸣铿然”展示了厨师在烹饪过程中的熟练技艺。接下来的“断尾赪縠碎,批鳞玉花翩”则细致地描绘了鱼被切割的过程,显露出诗人对烹饪艺术的高度赞赏。“云雷蓊深釜,清香已遥传”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鱼羹的香气扑鼻,使人垂涎三尺。紧接着,“投葱裂素丝,裁姜落金钱”进一步描绘了烹饪过程中的细节,展示了厨师在调味上的巧思。“陶瓯举筠箸,更觉真味全”则是对这道鱼羹的最高赞誉。最后,“细纹松江鲈,缩颈槎头鳊”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描绘了不同种类的鱼类,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广泛兴趣。“吾侪但知饱,美恶无弃捐”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即享受美味,不浪费任何食材。结尾,“何论调羹手,聊复试小鲜”表达了诗人对厨师烹饪技艺的钦佩,以及自己对品尝佳肴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场宴会上的美食盛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享受的态度。

刘子翚

673首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